巖棉保溫材料在國外市場的應用與產量
2014-05-09 瀏覽次數:107
在國外巖棉被稱為“第五常規能源”北歐人均消耗量在20kg以上,美國人均消耗量為5~10kg。由于防火問題,在美國巖棉、礦渣棉的使用占70% ,在德國超過22m的建筑外保溫幾乎全部采用巖棉保溫材料。有顯示瑞典及芬蘭等西歐國家80%以上的巖棉制品用于建筑節能,是目前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的保溫材料。
另外,國外巖棉制造企業在如何降低生產消耗,如何降低生產線運行維護費用,如何更加節能、環保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據歐洲能源機構統計,建筑物能耗已超過總能耗的40%,交通運輸占總能耗的32%,工業占總能耗的28%。因此,在歐洲對于建筑節能非常重視,每年700多萬噸巖棉制品的產量中有60~80%用于建筑節能,并且歐美各國不斷提高建筑節能的標準(有的國家要求建筑物節能標準要求高達75~85%),這樣必須加厚巖棉制品的使用厚度,一般需要加厚到60~100毫米才能達到節能標準,提高了巖棉制品的使用量。
近二十年來,歐洲、日本、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無論在巖棉制品的生產技術及裝備上,還是在生產規模、產品質量以及產品的應用上都有了較大的發展。
從巖棉制品的生產技術及裝備來看,丹麥、芬蘭、荷蘭、瑞典、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意大利、美國、加拿大的技術較為先進,并且在不斷改進,無論是新建生產線,還是舊生產線改造,都采用了高級擺錘法生產技術。各國巖棉制品生產企業在配料、熔制、成纖、集棉、擺錘、打褶、固化、后加工等關鍵技術上各有特點,各有差別,特別是歐洲大規模的巖棉制品生產企業對于巖棉制品的生產技術及裝備已經更新至第四代、第五代,與原先的技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